如果要選出當代人最常保持的姿勢,那就是—— 坐著: 坐著: 還是……坐著 但是!不論你此時是正在工位坐著,還是在沙發窩著,只要你正在坐著看這篇文章,不開玩笑,請立刻—— 站起來!!? 別久坐,好處多 說到「少坐多動」,很多人想到的好處可能是——不容易胖。 但其實,這只是它最最最小的好處之一,不久坐的重要性,體現在很多方面! 就說血糖吧~ 我們都知道血糖和飲食攝入有關,但其實,它也和是否「久坐」有關。 科學家們發現,相比于一直坐著不動,「坐一坐、動一動」的習慣,對血糖控制很有好處! 比如一項對 37 項研究的薈萃分析表明,與一直坐著相比,少坐多動可顯著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 怎么起身活動一下,還會對血糖有影響? 這可能是因為相比于一直坐著,起身活動時會增加肌肉的收縮,促進肌肉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幫助控好血糖。 ![]() 內容來源:參考文獻 2018 年發表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上的一個薈萃研究顯示,久坐和糖尿病的較高風險有關。 不光是血糖,多動動少坐坐還有助改善整個心血管系統。 比如一項薈萃分析就發現,只需要經常抬起屁股多動動,(在 2 周~6 個月內)就小幅但顯著地改善了眾多身體指標: 體重減少 0.6 kg 腰圍減少 0.7 cm 體脂率減少 0.3% 收縮壓減少 1.1 mmHg 血漿胰島素水平減少 1.4 pmol/L 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改變 妥妥的一個低成本,高收益啊! (看到這里你還坐得住嗎(相信你還可以...... 而反之!如果長期久坐,不僅會失去上述好處,還會收獲 WHO 的警示—— 「成年人較多久坐行為與下列不良健康結果有關: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癌癥和 2 型糖尿病發病率。」 又是死亡風險,又是心血管病、癌癥風險……真的得!不!償!失! ![]() 內容來源:網絡 具體怎么辦? 知道了「少坐多動」的好處和「久坐」的危害,再來看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坐」~ 首先,自然不要久坐!為我們操碎心的 WHO 就曾明確指出: 成年人應該限制久坐時間。久坐時間改用來進行各種強度的身體活動(包括輕微強度)能帶來健康收益。 那到底坐多久算久呢? 針對這一點,目前大家也沒有明確統一的觀點。不過以下權威建議可供我們參考: 有期刊指出:有證據表明,應鼓勵所有人(包括糖尿病患者)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減少長時間(>90 分鐘)坐著的時間。 《糖尿病醫療護理標準》更建議每個人每隔 30 分鐘進行短暫活動,以打破久坐的局面。 ![]() 內容來源:giphy 接下來,具體怎么實行? 關于這一點,ADA 糖尿病協會給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 1. 在手機上設置每半小時一次的鬧鐘?; 2. 鬧鐘響后,從以下動作中至少做 3 個動作,每個動作持續一分鐘??; 3. 什么動作呢?比如 ● 扭動身體 ● 側平舉 ● 弓步 ● 平板支撐 ● 打拳 ● 高抬腿 ● ……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對這些建議動作兩眼一黑—— ![]() 內容來源:網絡 那不妨給自己定個 30 min 「起立鈴」,鬧鐘一響,就起身伸個懶腰接杯水~既能有實實在在的健康獲益,還能獲得帶薪摸魚的快樂?♀??♂? 陪診么—專業的陪診行業交流賦能平臺,匯集各個城市的優秀的陪診師資源,找陪診師就來陪診么。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陪診么
( 京ICP備18020631號-3|
京公網安備11011202100625號 )
GMT+8, 2025-11-2 03:07 , Processed in 0.0295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陪診么 X3.5
? 2001-2024 Peizhen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