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癌痛等嚴重疼痛治療的主力藥物——阿片類藥物,很多患者在使用時都會擔心它的副作用問題。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便秘、惡心、瘙癢、呼吸抑制和過度鎮靜等。與其他不良反應不同的是,其他副作用都會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減輕,而便秘則是一個不可耐受、長期存在的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阿片類藥物時,要格外關注便秘這個副作用的發生。 ![]() 圖片來源:攝圖網 1、阿片類藥物為什么會引起便秘? 臨床上常用的阿片類止痛藥有曲馬多、可待因、**緩釋片、羥考酮緩釋片、芬太尼透皮貼等。藥物中的阿片類物質能夠與體內的特定受體相結合,像是鎖和鑰匙的關系。這種特定受體(也就是阿片受體)是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主要分為μ、δ、κ三種亞型,。這三種受體廣泛分布于整個胃腸道中,動物研究數據表明μ、κ受體主要分布在胃部和近端結腸[1],其中的μ受體是影響胃腸道功能最重要的受體,同時也是阿片類藥物主要結合的受體。 我們的身體里有一些“開關”來控制胃腸道的活動。當特定的物質(就像是我們說的阿片類物質)和這些開關(μ、δ受體)相遇時,它們就像被按了一下,發生了改變。 這個改變有兩個主要的影響: 在神經元傳遞信息的前面部分像是一個守門員,原本讓鈣離子(一種幫助細胞工作的重要元素)自由進出的門被關上了。這樣一來,細胞間用來溝通的小分子和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就減少了,就像是信息傳遞的速度慢了下來。 在神經元傳遞信息的后面部分,另一個門卻打開了,這次是讓鉀離子(另一種幫助細胞穩定的元素)出去。這樣一來,神經元就變得不那么活躍了,就像是它們進入了“省電模式”。 因為神經元的這些變化,胃腸道也進入了“休眠期”。總的來說,就是阿片類物質通過與特定受體的結合,調節了神經元內部的離子流動,從而讓胃腸道放慢了速度,得到了休息。這樣的狀態會導致腸道內液體吸收增加、分泌減少,進而導致糞便干燥、推進動力減弱。還會增加括約肌張力,引起括約肌痙攣而導致排便困難。除了便秘外,一系列如胃食管反流病、惡心、嘔吐、腹脹和腹痛的腸功能障礙癥狀也是因此發生的。 了解了阿片類藥物導致便秘的機制,也就能發現,患者服用止痛藥的頻次越高、劑量越大,便秘的癥狀就會越嚴重。也有研究表明,每天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約有81%出現便秘,而每周使用2到3次的患者中有46%出現便秘。便秘的發生率與服用阿片類藥物的頻率呈正相關。 這樣一來,腫瘤患者不服用止痛藥就會被疼痛折磨,服用止痛藥生活質量又受到便秘影響,簡直是進退兩難。那么有沒有什么好方法能緩解便秘呢? ![]() 圖片來源:攝圖網 2兵來將擋,這些方法對便秘很有效 注意!任何藥物都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目前臨床上治療便秘的方法可以大體分為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兩種,下面就來分別說說。 1非藥物治療 傳統的非藥物治療由阿片類止痛藥引起的便秘的方法是通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來改善便秘。如增加纖維攝入,增加腸道有益菌群、增加液體攝入量以及增強運動促進腸蠕動,改善腸道功能。這種方法看起來起效緩慢,卻可以治標治本,便秘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腸道功能出現問題,通過日常習慣來改善腸道功能,便秘問題當然會隨之改善。 纖維是一種難以消化的有機聚合物,其可以攜帶水分增加糞便量,有研究表明增加可溶性纖維的攝入可改善患者的便秘情況[2]。不過要注意,在增加纖維攝入的同時,需要攝取足夠的水。若無足夠的水,纖維反而會加重便秘。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體液不足的情況,通過增加纖維的攝入未必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腸道中的有益菌群則與消化系統息息相關,保持良好的的生活習慣,適當補充益生菌益生元都有助于增加腸道內的有益菌,對腸道功能的改善也有好處。 下面這些生活好習慣可能會幫到你: 1多喝水,每天要喝8杯到10杯水,一杯水是200ml。要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說全谷類,還有豆類,如果吃不下玉米、燕麥,覺得太粗糙,可以把這些食物做成五谷米糊,也可以吃燕麥粥、八寶粥各種豆粥或者說吃一些纖維素豐富的蔬菜,綠葉菜、蘑菇類還有各種蘿卜以及魔芋這些食物。 2每天飯前運動或者是飯后半小時以后適當的散步可以幫助胃腸蠕動。一定要有一個規律的排便的時間,比如固定在上午或者在下午,利用條件反射來緩解便秘的癥狀。 3 如果是長期臥床的患者,活動減少,會導致胃腸蠕動減慢。我們可以通過腹部**的方式來減少便秘的可能。圍繞肚臍周圍,順時針從右下向上再向下,即按照從升結腸、橫結腸到降結腸的方向揉肚子,也是很好的輔助腸道蠕動的方法,每次揉15~30分鐘,手在適度下壓揉肚子的同時左右晃動,對于緩解便秘很有好處。 ![]() 圖片來源:攝圖網 2藥物治療 1瀉藥 常用的**性瀉藥如番瀉葉、比沙可啶通過直接**黏膜或肌間神經叢,觸發高振幅的蠕動收縮,并通過抑制水的重吸收來增加腸動力。含有蒽醌類物質的**性瀉藥如大黃、決明子等通過**腸管收縮以及**腸道分泌水和電解質,使腸道內容物易于排出。這些類型瀉藥**性大,使用時會造成腸道的**和損傷,對于體弱的病人不適用。 相比之下滲透性瀉藥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是通過減少離子和分子的吸收,產生滲透梯度,增加水分向管腔的被動運輸,使糞便含水量增加,使糞便變軟易于排出。 2灌腸制劑 灌腸也是嚴重便秘時常用的通便方法,灌腸制劑如開塞露,其主要成分為甘油和山梨醇,具有高滲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腸道分泌液體從而軟化大便,也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排便反應從而起到促進大便排出,緩解便秘癥狀的作用。臨床上也有使用溫水、甘油、開塞露、杜密克等進行灌腸治療。 ![]() 圖片來源:攝圖網 3不斷探索,這些新藥新方法應對便秘 隨著對病理機制的不斷探索與研究,越來越多治療便秘的新藥進入大眾視野,以促分泌藥、促動力藥和阿片受體拮抗劑為主。 1氯離子通道劑 代表藥物魯比前列酮是一類前列腺素E1代謝產物衍生的一種雙環脂肪酸化合物,其選擇性激活腸上皮細胞頂膜的2型氯通道,增加腸腔中氯液的分泌,增強腸道蠕動,從而增加排便 2外周阿片受體拮抗劑 外周性μ-阿片受體拮抗劑(peripheral μ-opioidreceptor antagonist,PAMORA)作用于腸道的μ阿片類受體,且**過血腦屏障,(不影響阿片類藥物的中樞鎮痛作用。) 代表藥物有Alvimopan、羥考酮和納洛酮聯合緩釋劑、Naloxegol、 納地美定(naldemedine)等 3膽汁酸調節劑、 5-羥色胺(5-HT4)受體激動劑 5-HT4受體是在腸神經細胞和平滑肌細胞中表達的G蛋白偶聯蛋白,已有證據顯示選擇性5-羥色胺(5-HT4)受體激動劑如普蘆卡必利可以在胃腸道中通過促進縱向平滑肌收縮,以便腸腔內容物的推進。鵝脫氧膽酸等藥物則通過激活環磷酸腺苷通路促進5-羥色胺分泌,從而增加腸蠕動和腸分泌,進而改善便秘的癥狀。 4NHE3抑制劑 可通過抑制或阻斷胃腸道NHE3轉運而減少飲食中鈉的吸收,導致腸道內鈉離子的增加,進而增加腸道的液體,減輕便秘癥狀。代表藥物:Tenapanor(AZD1722)已有多個研究[3,4,5]證實,該藥可有效促進患者大便變軟、排便次數輕度增加,長期服用亦能產生穩定的作用。 5SGLT抑制劑 SGLT抑制劑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小腸SGLT1使胃腸道殘余葡萄糖水平升高,進而引起跨細胞滲透梯度促進滲透水的保留,改善便秘的癥狀。代表藥物Mizagliflozin 是一種新型選擇性 SGLT1 抑制劑,由 Kissei Pharmaceutical Co., Ltd(日本安曇野)作為可以改變餐后血糖波動的抗糖尿病藥物開發。在該藥物的一項 I 期臨床試驗的結果表明,mizagliflozin能夠有效改善便秘(效果近似于魯比前列酮)[6] 便秘不是病,難受起來真要命。如果已經出現了便秘的癥狀,請不要忽視它,及時進行正規的治療再配合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改變能有效緩解便秘的癥狀。提升生活質量,也提升一點幸福感。 陪診么—專業的陪診行業交流賦能平臺,匯集各個城市的優秀的陪診師資源,找陪診師就來陪診么。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陪診么
( 京ICP備18020631號-3|
京公網安備11011202100625號 )
GMT+8, 2025-11-2 03:13 , Processed in 0.0374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陪診么 X3.5
? 2001-2024 Peizhen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