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其二 〔明〕王象晉 何緣喚作荔枝奴,艷冶豐姿百果無。 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玓瓅賽璣珠。 好將姑射仙人產,供作瑤池王母需。 應供荔丹稱伯仲,況兼益智策勛殊。 ![]() 本草故事 龍眼有“果中珍品”之稱,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文化名人林語堂有這樣一件軼事,他在與廈門富商之女廖翠鳳結婚時,按照當地風俗,女方必須為他端上一碗象征著吉祥的龍眼茶。一般來說,新郎輕輕抿一口即可,但林語堂不但把茶水喝光了,就連龍眼肉也吃了下去,還嚼得津津有味。可能林語堂先生平時忙于案頭工作,勞心勞神,碰到補心安神且美味的龍眼,自然是要吃個精光。 ![]() 細解本草 中醫有一首著名的方劑叫歸脾湯,可以用來治療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疲勞等癥狀,其中一味藥便是龍眼肉。 新鮮龍眼的果肉是晶瑩潔白的,味道極為甘甜醇厚,曬干后果肉又變為紫紅色,故中醫理論認為其可以補心血、益脾胃。 在諸多補藥中,龍眼的補益之性算不得強,但它來源于食材,對于脾胃來說更易消化,故在日常養生中使用率很高。 ![]() 本草功效 龍眼別名桂圓、益智。桂圓這個名稱從何而來呢?古時稱農歷八月為“桂月”,此乃桂花當令的時節,由于龍眼也是在八月成熟,果實圓潤如珠,故美稱為“桂圓”。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龍眼肉“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具有補虛益智、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 民間用龍眼,更多的時候是用它“補血”,尤其是對于因血虛而失眠、心悸者,中醫師常會開點甜甜的龍眼肉,讓患者平時嚼著當零食吃。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因為心神不定而出現多夢,就有人給他端上養血安神的龍眼湯。 中醫說“思則傷脾”,意思是過度思慮易傷及脾胃。這是因為脾胃需要有一定的“運動”才能運行順暢,而在思考尤其是考慮、糾結問題的時候,人體的氣機是阻滯的,故想得多、壓力大的人常會食欲不佳。 同時,中醫也有“思慮過度,暗耗心血”的說法,一方面多思多慮影響食欲,吸收的營養少了,氣血的生成便也減少了;另一方面,“心主神”,一切思想活動都和“心”相關,高強度的思考也是很“費心”的,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也就是“心血”,因此多思多慮者易因為“心血虛”而出現失眠的情況。適量食用龍眼肉對于存在上述情況者有一定益處。 ![]() 活用本草 龍眼以顆粒圓整、大而均勻、肉質厚者為佳。 龍眼肉是用新鮮龍眼去核取果肉,經烘制而成,原本呈偏暗的紅褐色,但現在很多商家都將龍眼肉加工成黃色,使之看起來更美觀、潤澤,大家在選購時應加以留意。 龍眼肉性溫、偏補,陽熱體質人群食用后可能會出現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大便干燥等癥狀,應慎用。 ![]() 本草食譜 1桂圓蓮子羹 【材料】龍眼肉(桂圓干)25克,干蓮子25克,大棗4枚(去核),雞蛋2個,白糖適量。 【做法】敲開蛋殼,將雞蛋液倒入碗中,攪散備用;將桂圓干、干蓮子、大棗、白糖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約50分鐘;趁湯汁滾燙,倒入蛋液中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可養心、補血、安神,適合用腦過度而引起失眠、心慌者食用。 2牛奶雞蛋桂圓糊 【材料】牛奶500毫升,雞蛋2個,龍眼肉(桂圓干)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桂圓干放入攪拌機中,加少量溫開水打碎備用;牛奶倒入鍋內煮沸,放入打碎的桂圓干,再煮20分鐘;熄火,打入雞蛋,拌勻,加入紅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可補心脾虛損,適合老年人及兒童食用。 3桂圓南瓜濃湯 【材料】龍眼肉(桂圓干)30克,南瓜1000克,鮮牛奶50毫升,生粉水、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將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小丁;湯鍋內加水燒開,放入南瓜丁;待南瓜丁煮軟后,取出放入榨汁機打成糊狀,再倒回湯鍋內;用小火煮制,并加入鮮牛奶、桂圓干及適量鹽、胡椒粉,均勻攪拌;再加入適量生粉水,攪勻,使南瓜湯變得黏稠,熄火后即可食用。 【功效】本品何種體質均可食用。 ![]() ![]() ![]() 內容來源: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妙用食材養脾胃》 本書主編: 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盧傳堅 陳延 注意:本文封面圖片和文內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陪診么—專業的陪診行業交流賦能平臺,匯集各個城市的優秀的陪診師資源,找陪診師就來陪診么。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陪診么
( 京ICP備18020631號-3|
京公網安備11011202100625號 )
GMT+8, 2025-11-6 05:49 , Processed in 0.0336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陪診么 X3.5
? 2001-2024 Peizhen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