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好習慣是—— 吃飯吃個七八分飽 一場秋雨一場涼,轉眼已至深秋,又到了貼秋膘的季節。 火鍋、自助、小燒烤,吃到肚撐才算好~ 但且慢! 就算你毫無減肥需求,吃飯也請牢記——七八分飽就停筷! 畢竟,這樣做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吃飯七八分,身體一百分 吃到七八分,首先帶來的影響就是——身體熱量攝入的降低。 這一點很好理解,從總是「吃到打飽嗝」調整為「吃到不餓就好」,很容易帶來熱量攝入的變化。 當然,嚴謹的科學家們也為此專門做過調查。 比如一項日本的調查研究就發現:總是吃到八分飽的男性比「不吃八分飽」的男性,攝入的能量更少。前者為 1997.3 千卡,而后者是前者的 1.2 倍,達到了 2448.9 千卡。 當身體攝入的熱量超過日常所需時,剩余的能量會被儲存為脂肪,這會增加肥胖及相關疾病的風險(如心血管疾病)。 而如果我們反其道而行,每頓七八分飽,減少了不必要的熱量攝入,自然可以避免長期的脂肪積累,更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項國外研究就找了 18 位堅持了 6 年「熱量限制」式飲食的人,以及一直「常規吃飯」的同齡人。 盡管 6 年前,這兩組人的血脂、血壓情況差不多,但如今研究者們發現—— 「熱量限制」式飲食組的人,普遍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收縮壓、舒張壓等多項指標均明顯低于「常規吃飯」組的人。 看看!只是每頓吃的少了點,經過時間的放大,心血管指標的數值已經全然不同! 另外,不光是心血管。一項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上發布的一項研究還發現了七八分飽的更多健康影響。 他們選了 32 位健康成年志愿者參與了這項試驗。 首先,研究者對他們在平時正常吃飯時的熱量攝入、身體指標等情況進行了記錄;之后把他們分為兩組:
如此持續 24 個月,觀察之后身體會有什么變化。 結果讓人意外。 研究者發現,不僅限制熱量組的胸腺功能在 2 年來得到了改善(與免疫有關)。 同時,一種與代謝和抗炎相關的基因——Pla2g7的表達也發生了變化,使「限制熱量組」可能會因此通過免疫代謝作用,降低身體炎癥并延長健康壽命。 簡而言之,就是免疫更強了,代謝更好了,身體更壯了。這擱誰誰不心動~ 這個研究結果也和真實世界互相呼應。 沖繩是世界著名的長壽地區,每 10 萬居民中有 68 名百歲老人,是美國同等人口數量的三倍多。 據媒體報道,如果與沖繩的長者一起吃飯,就常會聽到他們在開始用餐前吟誦一句短語:「Hara hachi bu」 —— 提醒自己在八分飽時,就停止進食。 到底怎么吃到七八分 首先,我們得明確下,到底吃到什么程度才算「七八分」。 如果有一次你曾吃著吃著,胃里已經感覺滿足,食欲有所下降,但還是想習慣性地多吃兩口。而此時你停下筷子去做別的事情后,很快也忘了還要吃東西這回事兒。后來的 4~6 個小時內,也沒有很快又餓。 那么恭喜你,找到了吃七八分飽的狀態! 當然你可能會撇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總是管不住嘴,吃到十二分飽才停,才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那……有什么辦法,能幫助我們盡量吃到七八分就停筷呢? 下面給大家劃重點了! ? 盡可能慢慢慢慢慢吃 小時候爸媽可能會嫌棄我們「吃飯慢」。但其實細嚼慢咽慢慢吃,才是正確的吃飯之道。 畢竟大腦感覺到飽,是需要時間的。吃太快,會讓大腦反應滯后。等你覺得吃八分飽時,可能已經十分飽了。 所以記得要吃慢一點,讓大腦盡可能跟上你的節奏。 ? 用一下「寶寶碗」 餐具在我們吃飯時其實會有很重要的心理影響。 如果你家的碗碟很大,那很容易會讓人覺得——我只吃了一點。 而小號的碟子和碗就不一樣了,會在視覺和心理上讓人有「已經盛了不少了」的感覺,幫助你控制食量。 ? 多吃高纖維食物 注意多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等。 纖維不僅讓人容易飽,減少過量進食,還能延長消化的時間,讓人不易餓。絕對是「七八分飽」的絕佳伴侶。 ? 吃飯要有儀式感 如果把吃飯只是當作吃飯,那很容易因為貪嘴而吃多。 但如果我們把吃飯想象成在和身體交流的一場儀式,進食,只是這場交流的途徑,那結果或許會大不一樣。 在這場儀式中,我們會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感覺,不再餓,又感到輕松舒服,就可以放下筷子,結束儀式啦。 在這場儀式中,我們也能更留意食物本身的味道,水果的清甜、玉米的清香、蔬菜的清爽......其實,對味蕾來說注意這個味道、品嘗這個味道就已經足夠滿足,而不是把高油高鹽的食物全部塞到嘴里,一瞬間吞沒味蕾的感受力。 而且因為這是一個儀式,那當然也不要一直吃飯時候玩手機。注意力分散會讓人不知不覺就吃多。 最后,也提醒大家別心急,吃飯習慣的養成得慢慢來。 要是平時習慣了吃飽吃撐,那可以逐步減少每餐的進食量來過渡到七八分飽的量。 別著急,慢就是快 陪診么—專業的陪診行業交流賦能平臺,匯集各個城市的優秀的陪診師資源,找陪診師就來陪診么。 |
北京緊密型兒科醫聯體覆蓋40余家醫院,名單318 人氣#就醫指南
長期涂口紅易中毒或致癌?是不是危言聳聽?264 人氣#健康知識
RICE原則進行處理運動損傷:即休息(Rest)、327 人氣#健康知識
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常見問題解答,228 人氣#醫保社保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陪診么
( 京ICP備18020631號-3|
京公網安備11011202100625號 )
GMT+8, 2025-11-1 10:57 , Processed in 0.0314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陪診么 X3.5
? 2001-2024 Peizhen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