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各地就要陸續進入居民醫保繳費期了。 近些年,居民醫保的繳費期是越來越早、越拉越長了。 2019年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最高峰,之后就在持續下降,尤其是2022年一下子減少2500多萬,引發多輪熱議。 2023年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也減少了2000多萬: ![]() 2023年職工醫保參保總人數3.7億,其中企業參保人數減少33萬,機關事業單位增加96萬,靈活就業則增加788萬; 2023年居民醫保參保總人數9.6億,相比2022年減少2055萬,但給出的數據里沒有再細化到成人、大學生、中小學生兒童。 從靈活就業參保人數的增長看,應該是有不少人從居民醫保轉到了靈活就業參保上,可能應該是靈活就業參保的門檻放寬了吧。 靈活就業每年繳費金額比居民醫保高不少,同樣是職工醫保,企業員工是企業交大頭、個人交小頭,而靈活就業的交費得由個人全額承擔。 但相比居民醫保,職工醫保報銷待遇更好,而且在繳滿年限后終身享受待遇,居民醫保則是交一年保一年。 所以條件允許,能參保靈活就業自然更好,國家也是這么引導的。 除了轉靈活就業外,數據顯示還是有1000多萬人退出了居民醫保。 面對居民醫保參保的變化,官方也意識到了問題,今年8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首次公布《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機制的指導意見》。 緊接著8月底,《關于做好2024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出臺,對2025年居民醫保的調整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這兩個官方政策,我拎5個重點: 1. 上調2025年個人繳費標準。 2024年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是380元,有些地方高于380元(詳見:2024年居民醫保繳費,哪個城市最高?) 2025年呢,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漲了20元,達到400元。 同時財政補貼也提高了30元,去年財政補貼是不低于640元,今年則是不低于670元。 財政補貼的上漲金額高于個人繳費標準,大約是為了彌補大家對漲價的不滿吧,畢竟不漲不行,那就財政補貼多漲點兒。 2. 提高門診和大病報銷待遇 現在門診報銷門檻降低了,今年還提出要將產前檢查費用也納入門診保障。 同時也要求各地提升大病保險的保障,起付標準、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都要根據各地情況合理調整。 3. 增加連續參保/零報銷激勵 本來居民醫保是交1年、保1年,隨著每年保費增加,很多人交或不交就很隨意。 為了穩定參保,今年特地增加了連續參保的激勵政策: 從2025年開始,連續參保居民醫保滿4年,以后每連續參保1年,最高支付限額提高1000元(不低于)。 同理,如果當年0報銷,最高支付限額同樣提高1000元(不低于)。 這兩項激勵政策累計提高的報銷總額,不超過當地大病保險原封頂線的20%。 4. 新增報銷等待期 如果不是連續參保,或者是沒有在繳費期內參保的補繳,將來會有固定3個月的等待期。 這和商業保險非連續投保的等待期是一個意思了。 而且沒有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等待期在3個月基礎上多增加1個月,最多6個月等待期。 也即,如果不連續參保,將來會有3~6個月的等待期了。 5. 擴大職工醫保共濟范圍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錢,現在也可以用來給直系親屬投保或報銷了,將來會從直系親屬擴展到近親,包括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另外,職工醫保的共濟區域還會逐步擴展到省內共濟、跨省共濟。 總之就是,雖然提高了居民醫保保費,同時也提高了財政補貼、保障待遇,最重要的是鼓勵連續參保,并擴大職工醫保的共濟范圍。 大家都知道,國家醫保是我們最基礎的兜底保障,它不限年齡、不限健康,比所有商業保險都劃算,背后的財政補貼,也是國家給的隱性福利。 這些都是商業保險做不到的。 陪診么—專業的陪診行業交流賦能平臺,匯集各個城市的優秀的陪診師資源,找陪診師就來陪診么。 |
北京緊密型兒科醫聯體覆蓋40余家醫院,名單319 人氣#就醫指南
長期涂口紅易中毒或致癌?是不是危言聳聽?265 人氣#健康知識
RICE原則進行處理運動損傷:即休息(Rest)、329 人氣#健康知識
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常見問題解答,229 人氣#醫保社保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陪診么
( 京ICP備18020631號-3|
京公網安備11011202100625號 )
GMT+8, 2025-11-2 06:14 , Processed in 0.0329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陪診么 X3.5
? 2001-2024 Peizhenme.com